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征文

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优秀稿件选登——一件珍贵的《屯溪市军粮临时筹办委员会收付粮总表清账》

发布日期:2022-06-14 10:41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作者:市档案馆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 鲍屯生

  档案具有“传史、资政、育人”的特殊功能,红色档案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讲好“四史”故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屯溪区档案馆馆藏屯溪市军管会卷宗内有一件《屯溪市军粮临时筹办委员会收付粮总表清账》,宽19厘米,高26厘米,共12页24面。主要内容包括:一、粮谷收付总表;二、粮米收付总表;三、收提公赋粮清账;四、收提积谷清账;五、收借民户余粮清账;六、交拨粮清账;七、粮谷加工清账;八、运费清账;九、膳食杂支清账;十、工作人员名单。原始账册以表格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下屯溪解放初期物资极度匮乏,南下过境部队支前情况。

  1949年3月底,随着人民解放军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机关由安庆撤到屯溪。4月20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千里江防全线崩溃;4月23日,南京宣告解放;4月26日,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张义纯负隅顽抗,在黎阳草草成立屯溪守备司令部,由省保安司令部警保处处长方师岳兼任屯溪守备司令。张义纯本人则率领省政府要员和保安部队向浙江方向逃窜。为策应大军渡江南下,中共皖南党组织、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积极行动。4月28日,解放军皖浙赣支队解放休宁,同时部队进驻屯溪郊区,对屯溪形成合围之势,皖浙赣支队派出干部和通过社会知名人士,敦促方师岳率部投诚起义。4月30日拂晓屯溪和平解放。渡江南下的二野三兵团十二军霍宗岳团同日也抵驻屯溪。当晚,屯溪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军管会设财经、文教、工商、粮食、交通、公安、警备七个部,开始按系统接管政权。

  屯溪解放之初,人民军队向南推进,过境部队军需、遣散俘虏和安置投诚起义人员对粮食需求很大。屯溪军管会安排皖西游击队干部周平主持筹粮工作,周平及十二军供给科长等组成敌伪粮食调查小组。十二军清查出粮食2万多斤提供部队,还向屯溪商会借米300石支前,但军粮缺口仍然很大。随后成立屯溪市军粮临时筹办委员会(隶属屯溪军管会财粮部),周平兼任主任委员,5人经常驻会办公(另配备工作人员10名,其中会计1人、事务员2人、外勤7人),继续清查敌伪库存粮食,同时调查基层地方行政粮仓及银行、学校等公有仓库情况,摸底了解民户存粮情况,必要时向富户征借。从5月4日至5月30日,屯溪市军粮临时筹办委员会在短短的27天收提公赋谷68827斤、米2164斤,各保积谷20026斤、米278斤,收借民户余粮66864斤、米35632斤(以上“斤”均老秤,折合1.18市斤),并从邻近游击队根据地调来一部分粮食临时应急。完成紧张而艰巨的支前任务后,屯溪市军粮临时筹办委员会业务继由皖南行署屯溪粮站接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件《屯溪市军粮临时筹办委员会收付粮总表清账》,既是对当时筹粮支前红色历史的见证,也时刻警醒我们要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