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兰台快讯 > 工作动态

从“沉睡记忆”到“活态叙事”:黄山市档案馆解锁徽州文化新表达

发布日期:2025-04-16 10:41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作者:市档案馆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在安徽黄山,一摞摞尘封百年的明清地契、宗族谱牒正从库房走向公众——黄山市档案馆以“编研+文创+传播”三位一体模式为抓手,将泛黄的历史文本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载体,让徽州记忆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开创了档案活化利用的新模式。

“一张乾隆年间的地契,藏着徽商故里的兴衰密码。”十集系列专题片《跟着档案游徽州》以“档案解码+实景探访”为特色,深度挖掘馆藏余件珍贵档案(包括契约文书、宗族谱牒、徽商账本等),运用4K超清拍摄技术,将历史文献转化为可视化叙事载体。镜头穿越宏村月沼的“天人合一”意境、祁门陶瓷技术、歙县渔梁坝的徽商漕运遗址,解码徽派建筑徽派技艺、徽商契约精神等文化基因密码,构建起“档案线索—实景印证—文化解读”的立体叙事体系。


 


 随着系列专题片热播,徽州千年宗姓档案系列文创产品同步推出,涵盖摆台、明信片、邮票、纪念封等,其设计巧妙提取档案中的千年宗姓文化、徽派建筑等元素,将历史符号转化为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商品。

 


在黄山市档案馆的未来规划中,档案不再是“沉睡在库房里的历史记忆”,而是可交互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计划打造档案主题沉浸式体验馆,观众可“置身”清代徽商议事厅,见证契约签订的历史场景;针对青少年开发的“记忆守护者”研学课程,设置古文书修复、家谱数字化编修等实践环节,让孩子在触摸泛黄档案中感受文化传承的重量。与此同时,徽州历史档案馆藏工程已经启动,“口述档案”工作持续开展,这种让档案活在当下的探索,将档案从“静态保管”转向“动态激活”,为徽州文化传承发展和大美黄山发展持续赋能。(市档案馆 程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