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兰台快讯 > 工作动态

【口述档案专题】

徽州三雕(石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冯有进

发布日期:2025-04-25 15:56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作者:市档案馆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4月22日,市档案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口述档案采集小组赴屯溪区黎阳镇新江村,采访徽州三雕(石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冯有进。

 

冯有进,本姓余,1953年5月18日出生于浙江淳安县汾口镇赤川口村。8岁那年因叔父膝下无子,他被过户到叔父名下,随后迁居至叔父黄山市黎阳镇新江村家。因家庭条件困难,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再加上祖辈一直从事石雕行业,冯有进13岁辍学跟随爷爷开始学习石雕手艺。

在学艺过程中,冯有进从选材学起,在掌握不同石材的质地、硬度等特性之后,才能根据制作要求挑选合适的材料。冯有进说,过去石料开采运输难度较大,徽州石雕的原材料多是就近取材,屯溪、休宁多产麻石(红麻石、白麻石),黟县产黟县青,歙县产茶园石,黄山区产花岗岩。而如今黟县青禁止开采、其它的地方石材相对枯竭,所以选用的石料多为河南青石。做石雕近60年,几乎所有能用做石雕的石料他都用过。

选材之后便是打粗坯等初加工环节,这属于石雕技艺的基本功。冯有进说,从事石雕技艺很辛苦,当年爷爷考虑他年纪尚小、力气不够,还专门为他打制了一把小号的锤子,即便这样他的手上还是很快长满了老茧。打坯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扁錾、尖錾等錾具,还需掌握五尺杆、角尺、墨斗、收缩尺等传统工具的使用方法,没有两三年一般稍微要紧的活都不会让学徒上手。所以直到学艺两年后,冯有进才开始拿一个石匠的半份工钱。

1984年屯溪石雕工艺厂成立,在安徽、江西、广东等全国各地接石雕工程。进入工艺厂后,冯有进除了雕石头,还需要到处跑业务,有时大半年不能回家。赶工期间为了不落下进度,他常常白天同石匠们一起干活,下班回去还要设计图纸忙到凌晨。1998年屯溪石雕工艺厂改制后,冯有进创办了徽派石雕工艺厂,自己承接建筑石雕工程。

这一时期,冯有进陆续创作了一大批石雕作品。其中,他最得意的莫过于牌坊和石狮子两类。他创作的石坊,如2000年建成的新郑市轩辕黄帝故里牌坊、2005年建成的休宁县状元坊等,融汇了线雕、圆雕、浅浮雕、高浮雕等多种技法,刀法娴熟,线条明快,风格潇洒神秀。他雕刻的徽派石狮在借鉴传统石狮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增强了形体动势和装饰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派。2007年,冯有进被评为徽州三雕(石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他制作的徽州石雕牌楼获得由文化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2014-2015年,在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的“徽州府衙”项目中,他负责所有石雕部分工程。

 

 

从事石雕行业60年,冯有进收授了许多徒弟。在屯溪石雕工艺厂期间,为了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他毫无保留地指导工人们,带出来一大批石雕匠人。他说,侄子汪金德是他收的第一个徒弟;儿子和女婿也是他带出来的,二人还评上了徽州三雕(石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采访过程中,冯有进还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牌楼的建造过程。

 

直至今日,年逾古稀的冯有进仍然秉持对徽州石雕的热情与追求,并为之奋斗着。(市档案发展中心 李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