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市档案展览中心迎来屯溪区东城实验小学500余名小学生,一场融合红色教育与徽州文化的秋季研学活动在此展开,“思政课堂”与“文化课堂”同步开讲。学生们在档案文献与影像中感悟革命精神,解码徽州千年文脉。
在“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长三角红色档案联展中,讲解员以“小切口”讲述“大历史”将信笺背后的家国故事娓娓道来——瞿秋白致妻子杨之华的信中,“为着民族解放,我们不能不暂时离别”的字句,藏着革命伴侣舍小家为大家的深情与坚守,纸页褶皱间满是对信仰的执着;钱学森致友人的书信里,“归国即归家,为国效力是毕生所愿”的承诺铿锵有力,将科学家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担当镌刻在字里行间。那些泛黄的信笺不再是静止的文物,而是化作流动的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在对历史细节的解读中悄然传承,让先辈们的信仰与担当成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养分。
千年“徽”煌——徽州历史档案联展则揭开古徽州的文明密码。在讲解机器人“小多”的引导下,学生们聚焦330余组珍贵展品:见证土地管理智慧的鱼鳞图册、记录家族传承的江氏分家阄书,以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名录》的徽州千年宗姓档案,直观感受“徽骆驼”的契约精神与崇文传统。“原来古代做生意要签这么细致的合同!”一名学生对着光绪年间的合议契约惊叹。明代土地契约上的蝇头小楷、清代徽商账簿中的朱批符号,让同学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研学尾声,师生共同观看《跟着档案游徽州》系列宣传片。这部融合实景拍摄与档案解读的专题片,已通过多平台收获超百万收视,镜头下的宏村月沼、渔梁坝漕运遗址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孩子们手持宣传册在打卡区盖章,将研学印记与文化记忆一同珍藏。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触摸红色记忆+感受徽州魅力”的双线设计,构建起立体化育人场景。下一步,市档案展览中心将持续开发档案系列研学课程,将尘封的档案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资源,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筑牢文化自信,让徽州文脉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市档案展览中心 李贝贝)